文╱精神醫學部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爆發後,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3年來,人們的生活模式也被大幅改變,洗手、戴口罩、快篩、打疫苗,已不知不覺融入生活的各個面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新冠疫情發生的第1年,全球的焦慮和憂鬱盛行率提升25%;另一篇研究是針對照顧新冠確診病人的醫療人員調查,其壓力與焦慮盛行率也有相似結果。

疫情帶來的心理挑戰,包含對染病及疫苗接種的焦慮、日常工作與上學型態變化的適應、隔離及減少社交活動帶來的孤獨感、染病後的長新冠後遺症等等,都可能帶來憂鬱反應。然而,一般人提到「憂鬱」,直觀上會和「憂鬱症」掛勾,因此焦點都會集中在「有/無憂鬱症」的辯論上,一旦認定自己沒有憂鬱症,就不再花費心思了解「憂鬱」是什麼,這也讓自己暴露在心理不健康風險中。因此,本文先針對「憂鬱」與「憂鬱症」做一些釐清。

 

憂鬱≠憂鬱症,那你憂鬱了嗎?能離開憂鬱的心情=心理健康

憂鬱是一種情緒反應,通常人在壓力、挫折的環境中會出現憂鬱、失落情緒,但這不一定是病態的反應。一般情況下,離開壓力環境或隨著時間流逝,憂鬱會淡化、消失,心情能獲得平復。然而,憂鬱症並不只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因大腦分泌發生異常所造成的疾病狀態,其憂慮的感受是持續不間斷,且對外在事件之憂愁反應多過於平時應對的狀態,所以較不會隨時間流逝或事情的改善而淡化,並會對生活事件、生命意義容易產生扭曲的認知及負向的想法,好比認為做什麼都是失敗的、都沒有用,而這些情況會持續不間斷,且高強度地侵擾生活,像是工作、睡眠以及自我照顧等。倘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得尋求醫療介入。

簡言之,能離開憂慮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表現。那麼,在疫情之下的每一天,你/妳是否已經遠離憂鬱的心情,還是時不時會憂鬱一下呢?以下不是考試測驗,不用試著追求「正確答案」,而是對自己真實的回答。臨床實務上,我們常使用BSRS-5量表,讀者不妨自行施測:

 

●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簡稱BSRS-5)

 

完全沒有

輕微

中等程度

厲害

非常厲害

1.睡眠困難

0

1

2

3

4

2.感覺緊張不安

0

1

2

3

4

3.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0

1

2

3

4

4.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0

1

2

3

4

5.覺得比不上別人

0

1

2

3

4

6.有過自殺的念頭

0

1

2

3

4

◎評估結果

低於6分:屬於正常範圍。

介於6-9分:輕度憂鬱,建議執行壓力管理,以進行情緒紓解。

介於10-14分:中度憂鬱,宜尋求專業諮詢。

高於15分:重度憂鬱,建議尋求精神/身心專業進行診斷及相關治療。

 

「自我覺察」是非常必要的,不讓「正在憂鬱的情緒」牽引你

無論量表的評估結果如何,接下來要提供一些「防鬱」的技巧,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增進自己的「心理韌性(Resilience)」。首先,必須「自我覺察」,雖然是老生常談卻非常必要!試想以下情境:

小珊一早進辦公室就被老闆叫進去,霹靂啪啦碎念了一番,雖然沒有遭到人身攻擊,但老闆表達出各種不滿的情緒,好像自己工作成果真的很糟。那天午餐就開始暴飲暴食,或是上網開始買東西發洩。但過了幾天,當時被罵的情境仍會浮上心頭,心裡感到不平衡⋯⋯

俊豪每天看著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而且總是有專家會預告「又將迎來高峰」。感覺已對這類訊息麻木,但自己心裡開始有個「自我否決」的聲音:出門買午餐嗎?算了!可能會有病毒,還是不要比較保險。做點室內運動好了?算了!做這個能讓自己不確診嗎,真的是天方夜譚?和朋友聊天有用嗎?還是甭說了。漸漸地,俊豪做什麼都意興闌珊⋯⋯

你是否也發現小珊和俊豪正在「經歷憂鬱」呢?小珊的暴飲暴食和購物是為了「獲得滿足感,得到快樂的感覺」,但之所以採取這些行為,是因為小珊正處於憂鬱中;俊豪因為憂鬱情緒,而有了「從事任何活動都沒有意義的信念」,最終整日無所事事。這些例子都說明憂鬱影響了人的行為表現,如果小珊和俊豪能覺察自己正處於憂鬱之中,是否有機會能做出不一樣的行為結果?

 

透過冥想、寫日記自我安適,幫自己經歷憂鬱而非驅趕憂鬱

幫助自己情緒覺察的方法很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以「安、靜、能、繫、望」口訣,提供大眾一種安適自我的方法;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也有完整的安心手冊,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可協助自己度過疫情帶來的焦慮,下列表格供讀者查詢參考。

本文亦提供一些筆者自身使用過且有效的方法供參考,並試著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整。其一是「冥想靜坐」,可以結合自身信仰,例如佛教徒可以誦經祈福迴向,基督徒可以禱告、讀經等。其二是「寫日記」,或許當下是一種情緒抒發,隔幾日再看將有助於發現自己正受情緒牽引。其三是「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感覺」。比如小珊遭受挫折後,讓自己離開辦公室10分鐘,到室外或是一個可以獨處的空間,接著平和地問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感受,身體哪些部分感到緊繃、壓迫,或是心情及意念是怎樣進入思緒。甚至可以回家到自己覺得安全的空間,給自己創造一些小儀式,比如點芳香蠟燭、艾草,營造一種糟糕事會被「淨化」的感覺。

整體而言,覺察情緒並非驅趕情緒。誠如前面介紹憂鬱的概念,憂鬱是一種「正常情緒」,可透過方法讓情緒回到平穩狀態,不會因它牽引而做出不利自己的行為,例如暴飲暴食造成身體負擔、無所事事而身心低靡。倘若不能覺察自己的憂鬱,就更無可能做不一樣的決定、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另外,在疫情之下,人們所能參與的活動選項變少了,像是無法出國、參加戶外活動或大型聚會也要變得小心翼翼,人們也可能在這些限制下失去對生活的滿意感。因此,試著開始重組生活吧!在這波疫情底下不少人也在居家隔離的情況下當起了「總鋪師」或「家務整理達人」,在重拾這些活動的同時,也正提醒著我們,生活其實不需要被多樣的雜務逼迫得匆匆忙忙,雖然疫情讓我們變得充實的同時帶來焦慮,但或許慢下來經驗生活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離開心理健康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採取行動培養心理韌性吧!

心理衛生有個歷久彌新的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離開心理健康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在過往提到心理健康,會以為它等同於心理疾病,如今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更傾向經醫師診斷後的結果,而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則是一種狀態。試想憂鬱症、躁鬱症的病人是否能當志工、做勞動工作,為社會付出貢獻?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有心理疾病者,其心理健康可以是完好的、蓬勃發展的。期望能打破讀者對於「有心理疾病就不能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

況且,有心理疾病者能維持心理健康,更何況是一般人呢?期許本文讀者無論疫情與否,面對人生困境時,都能嘗試應用前述的任一方法,從覺察自我情緒開始,嘗試調節情緒、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自然常保心理健康。倘若身邊家人/朋友在心理健康面向遇到一些挑戰,可試著多傾聽、多陪伴、少批評的方式來回應對方,會比批評「心靈脆弱」、指責「有問題」,或是強迫「要開心才正確」來得好喔!

    觀看影片後給予評價吧!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209期_111年11月
    上傳者
    陳靜儀
    單位
    教材組 (1K02)
    建立
    2022-11-11 14:11:06
    最近修訂
    2022-11-11 1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