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臨床營養科營養師蕭乃毓
近幾年由於低碳環保意識抬頭,加上民眾健康概念提升,「植物奶」在台灣市場漸漸掀起一股熱潮,舉凡像豆奶、米漿、椰奶、杏仁奶、核桃奶及燕麥奶等皆屬於植物奶。現在走進便利超商或是連鎖知名咖啡店,也常聽到店員詢問:「要不要升級成燕麥奶?」。燕麥奶究竟在夯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喝?跟牛奶相比真的比較健康嗎?以下為你逐一解惑。
燕麥奶其實不是「奶」?
市面上植物奶種類眾多,燕麥奶是其中一種。但植物奶並不是「奶」,只是外觀上與牛奶相似。植物奶與一般動物性鮮奶最大的差別,在於製作原料的不同,植物奶是來自於植物,原料大多以豆類、穀物類、堅果類為主,經由浸泡、研磨及特殊水解技術製成,最後再將植物殘渣過濾後得到澄清液體,由於喝起來口感滑順且外觀呈乳白色液態狀,再加上產品名稱有個「奶」字,故容易讓民眾產生混淆,以為自己喝了植物奶就是有喝到「奶」,事實上並非如此!
取代牛奶比較好?成分大不同
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燕麥奶的主要營養成分是「醣類」,也就是所謂的碳水化合物,其中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血糖、血脂的控制,對於腸道健康也有助益。由於不含乳糖,故可提供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另一個新的消費選擇。但燕麥奶的蛋白質含量低,且在胺基酸的組成上缺乏必需胺基酸─離胺酸,加上鈣質含量及生物利用率明顯不及牛奶,故燕麥奶的營養價值是不能完全取代牛奶的!每杯300毫升燕麥奶的營養成分,熱量約132大卡,碳水化合物含量24.3克,其中含膳食纖維3.3克,但蛋白質及鈣質分別只含3克及12毫克。燕麥奶屬於6大類食物分類上的「全穀雜糧類」,對於有體重控制需求的族群及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食用時應額外特別注意一整天攝取的醣類總量,做好餐食份量分配,並學習食物代換,可讓飲食內容更有變化性,避免食用過量造成身體健康負擔。而牛奶的營養成分相較於燕麥奶就比較完整,牛奶富含醣類、蛋白質及鈣質。每杯300毫升全脂鮮奶的營養成分,熱量約為189大卡,碳水化合物含量14.4克,其中蛋白質和鈣質含量分別為9.3克及312毫克,勝過燕麥奶。
依據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乳品每天攝取量為1.5∼2杯,但從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6∼109年),發現國人乳品類攝取不足的狀況非常嚴重,19歲以上成人及高齡長者的每日乳品類攝取不足1份(相當於1杯240毫升的鮮奶)比例高達9成。值得注意的是,鈣質是構成牙齒、骨骼、維持身體內分泌系統及神經傳導功能的重要礦物質;而蛋白質則為構成身體細胞
骨架的重要營養素。建議民眾可試著將無糖優酪乳或優格,搭配季節水果及堅果取代點心,或將起司搭配時令蔬菜做成焗烤,皆是補充乳品不錯的方法。如果有乳糖耐受不良的情況,建議可先從小份量開始嘗試,慢慢再增加攝取量。
燕麥奶vs牛奶營養成分比較表
每300毫升 營養成分 |
燕麥奶 |
牛奶 |
食物分類 |
全榖雜糧類 |
乳品類 |
熱量 |
132大卡 |
189大卡 |
碳水化合物 |
24.3克 |
14.4克 |
膳食纖維 |
3.3克 |
0克 |
蛋白質 |
3克 |
9.3克 |
鈣質 |
12毫克 |
312毫克 |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
如何聰明搭配讓營養加分?
在了解燕麥奶與牛奶的營養差異後,兩者各有各的優缺點,以下提供幾個小撇步,供民眾在選用燕麥奶時,如何讓營養更加分。
1.挑選原味、無添加糖
市售燕麥奶通常會添加糖或香料調味來增加順口度,所以熱量容易超標,建議選擇「無添加糖」的燕麥奶,才不會造成健康負擔。
2.與澱粉類主食代換
燕麥奶營養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市售300毫升的燕麥奶所含的醣量相當於1/3碗白飯,建議可一部分與地瓜、糙米飯、蕎麥麵等主食類互相代換,對於體重控制及血糖管理都有助益。
3.搭配優質蛋白質
燕麥奶的蛋白質含量低且胺基酸組成不完整,建議可搭配雞蛋、雞胸肉等高生理價蛋白質食物一起食用。吃素的民眾也可以嘗試將燕麥奶混搭豆漿一起喝,利用全穀類搭配豆類的互補作法達到攝取胺基酸的補強。
4.補充高鈣食物
由於燕麥奶缺少鈣質,可再額外補充高鈣食物,如無糖優格、起司,或直接在燕麥奶中添加芝麻或杏仁來補足。
燕麥奶與牛奶屬不同食物類別,營養價值也不同,彼此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建議民眾在平日飲食上以均衡營養為主,各類食物都要適量攝取,並善用食物代換與互補技巧就能幫營養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