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廖先生於105年診斷出家族大腸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同年診斷出結腸癌後接受全大腸切除手術,而後於本院定期追蹤。

109年進一步發現小腸腸繫膜長出8公分類結節纖維瘤(Desmoid Tumor),透過手術切除乾淨是唯一有效的處理方式,但考量腫瘤已包覆住供應大部分小腸的上腸繫膜動脈根部,切除腫瘤勢必將失去大多數小腸,加上病人本身已經沒有大腸,術後必面臨「無腸可用」的情況,終身無法進食而僅能藉由靜脈獲取營養,死亡率極高,因此當時醫師建議採取保守治療。

 

小腸移植為治療腫瘤帶來曙光

然而,110年底,因持續長大的腫瘤侵犯腸道,導致病人腸道穿孔,必須使用插管引流方式控制腸液滲漏導致的腹內膿瘍。此外,為了減少腸液滲漏量,必須減少飲食量,導致體重減輕,更嚴重的是腹內腫瘤依舊無法控制,對於病人來說無疑是極大壓力,所幸主治醫師詢問小腸移植團隊是否有小腸移植的機會,才為廖先生找到一絲曙光。

本院腸道移植團隊許士超醫師表示,經醫療團隊評估,病人的腫瘤還是有機會可以完整切除,但切除後必須進行小腸移植,才能避免後續終生靜脈營養使用的困境,且其情況也符合衛福部小腸移植的適應症。廖先生同意手術後,移植團隊立即安排檢查,經衛褔部委員會審查符合移植條件。

 

以不同免疫抑制劑組合降低排斥

同時,團隊考量台灣小腸移植受贈者因器官來源短缺,導致等候時間偏久,加上以往經驗都習慣使用同血型的捐贈者,以減少器官排斥機會。這對於血型屬少見AB型的病人而言,要找到同血型又合適的捐贈者幾乎微乎其微。一旦等待時間過久,腫瘤長大會侵犯其他器官就不適合進行小腸移植,且廖先生當下也不願意先接受小腸全切除,因此,許士超醫師建議他使用不同以往的免疫 抑制劑組合降低移植後排斥機會,藉此擴大捐贈者的範圍。

所幸於今(111)年2月等到一位體型合適、O型捐贈者,經判斷為合適捐贈者後,廖先生決定接受移植手術。手術歷經15個小時,包括腫瘤摘取、小腸摘取與植入、腸道重建手術,2天後再次進行第2次手術建立大腸造口與關閉傷口,讓病人順利於第2次術後隔天脫離呼吸器,術後第8天開始經口進食,於加護病房照護總共8天,住院期間2次腸道鏡檢切片所幸皆無急性排斥現象,最終順利於術後27日出院。目前廖先生於門診追蹤恢復狀況良好,且飲食正常,食慾不錯,體重增加,並無明顯排斥或感染現象,排斥藥物調整都非常穩定。

 

認識侵襲性腹內類結節纖維瘤

腹內類結節纖維瘤好發於3050歲,雖然性質不屬於傳統惡性腫瘤,但是在部分 病人體內會持續生長,最終可能侵犯血管或是腸道導致嚴重併發症,目前尚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療,手術切除乾淨是目前唯一建議,但類似廖先生的狀況可能會面臨失去全部小腸,導致需終生倚靠靜脈營養,常使病人或醫師卻步,此時,小腸移植就是另一有效處理方式。

但是小腸移植照護過程比起其他器官移植病人更不容易,高排斥的機會導致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且會帶來高感染風險與慢性腎臟功能喪失,加上病例數少,所以很少醫師會提供這類病人接受小腸移植。

所幸在使用不同以往的免疫抑制劑組合後,廖先生在小腸移植後的3個月內並未出現明顯排斥現象,也無需定期接受腸鏡鏡檢,精神及體力狀況都無影響,尤其體重更逐漸增加,出院第1週就可以騎著單車閒晃,平常也是自己開車從苗栗到台中回診,經過小腸移植治療後,良好的身體狀況也讓生活品質越來越好。

 

本院為衛福部核可全器官移植醫院

許士超醫師表示,目前小腸移植的適應症大多還是短腸症為主,尤其是缺血性腸壞死,病人家屬常常在聽到小腸必須切除而需終生使用靜脈營養時都會選擇放棄,即便病人存活下來,短腸症後續照顧也常使得臨床醫師感到棘手。

在小腸移植的成功率逐漸上升後,對於這類病人而言不啻是一大福音,以往主要執行醫院都在北部,本院於109年正式取得小腸移植醫院資格,為全台灣僅4間可以施行小腸移植醫院其中之一,而經過此次成功移植後,本院更成為中南部可完成小腸移植的醫院,也是中南部具有衛福部核可全器官移植與經驗的醫學中心,對病人與家屬而言,無論就醫距離、術前營養控制與術後藥物控制 及調養也就更方便。

    觀看影片後給予評價吧!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207期_111年7月
    上傳者
    陳靜儀
    單位
    教材組 (1K02)
    建立
    2022-08-24 13:19:02
    最近修訂
    2022-08-24 13:21:19